喜欢

收藏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刚刚揭晓,茅台入选《财富》ESG榜单,是唯一白酒企业

  发布于2025-05-19    

天眼新闻2025-05-17 13:22

据“财富FORTUNE”消息,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在5月16日揭晓,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唯一白酒企业身份跻身百强。这一结果,既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在ESG转型中的标志性突破,亦折射出全球贸易与技术变局下,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深层重构。

据悉,这是《财富》第四年编制中国ESG影响力榜,此时,全球商界正同时经历着“关税”“人工智能技术”这两场风暴,对ESG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更深刻影响着中国企业的ESG实践。

此次有近300家中国公司和跨国外企的中国子公司前来申报今年的榜单,数量连续三年快速增长。最终,共有100家企业登上今年的榜单,报道指出,这些上榜企业在改善环境、保护员工、支持社区上做出的卓越努力,值得持续关注。

茅台此次入选的核心动作,直指产业链碳排放管控这一全球性难题。据榜单评语披露,茅台将供应商碳足迹纳入“茅台账单”,要求核心包材供应商提交能源与碳排放数据,并将ESG考核权重从“额外加分项”提升至固定占比15%。这一刚性指标调整,意味着其供应链管理从成本优先转向绿色优先。

在具体实践中,茅台正推动包材绿色化转型,并对核心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查。此举与国际酒业巨头帝亚吉欧、保乐力加等近年推行的“净零供应链”战略形成呼应,茅台的转型尝试或为行业提供新范式。

茅台另一关键举措,是建立赤水河流域及产区的生态环境实时监测体系,并主导起草并发布了白酒行业碳相关标准。这标志着其ESG实践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构建规则。

当前,全球烈酒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碳核算标准,法国干邑、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多以地域保护为主,茅台的标准化尝试可能影响中国白酒在国际ESG评估体系中的话语权。

据介绍,茅台已将ESG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各个环节,全面、全域践行SEG理念,并不断探索ESG发展新路径、新样本,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就在上月,贵州茅台也发布了《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这是茅台连续四年主动披露ESG实践。

近年来,茅台深度践行ESG理念,推动ESG管理和生产经营业务深度融合,专门成立了由董事会决策,ESG推进委员会管理,下设环境、社会、治理三个分委会执行的三级管理架构。同时,还结合国内外披露准则、主流评级方法论,制定ESG战略目标,形成量化指标,推动ESG融入生产经营业务,持续提升ESG管理水平,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在2024年8月,贵州茅台在MSCI ESG评级中跃升两级至BBB级,目前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最高评级;并且还在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第二届“ESG榜样”盛典》上荣获“中国ESG榜样企业”称号。

结合自身实际,茅台将ESG理念总结为三句话,“E”是与自然和谐共生,“S”是与社会价值共享,“G”是以工匠精神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于自身治理现代。

在环境方面,茅台不仅确保尾水排放的物理、化学水质达标,还密切关注生物等水生态因素,全方位呵护赤水河生态。同时,还坚持产业的绿色发展,包括产业链本身的节能、降碳、减排、增效协同和产业链副产物的资源化、绿色化、高端化利用。

据数据显示,茅台2024年水资源消耗总量比2023年下降6.2%,水循环利用率超87%,2024年单位产品耗水较2023年降低7.28%,总抽取水量同比降低3.55%。以节水管理成效为例,茅台首次增设“水足迹测算”,对核心产品生命周期内直接消耗新鲜水、排放废水污染物产生的产品水足迹进行核查,识别出生产、生活及供水各个环节高耗水的“关键节点”,并分类施策,优化节水管理。

此外,茅台还首次测算产品碳足迹,2024年茅台已通过科学测算茅台酒的 “碳足迹”“水足迹” 和 “物质足迹”,精准定位重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碳减水,完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 “减排” 工作。

在社会层面,茅台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为顾客提供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情绪价值,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倡导悦己·利他的消费新理念。

在公司治理方面,茅台践行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乐见其成的工匠精神,持续引入卓越绩效模式、EFQM 模型等国内外先进管理工具,不断优化公司治理,并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战略、预算、流程、绩效、风险构建现代管理架构,推动企业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

《财富》在榜单发布时特别提及,全球商界正同时面临“关税壁垒升级”与“AI技术冲击”双重挑战。前者加剧产业链区域化分割,后者则催生算力中心能耗激增。在此背景下,ESG实践的成本与效益平衡更为复杂。

茅台案例的价值在于,通过将生态约束转化为供应链管控工具,其ESG投入正形成可量化的管理闭环。茅台此次上榜《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或为中国传统产业参与全球ESG规则竞争打开新切口。


The End

免责声明:本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创作者本人,不代表可持续(ESG)人才网的观点和立场。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fuwu@zges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