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论坛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原则。这一重要理念既植根实践、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引领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观,深刻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征程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新时代新征程,深刻理解这一重要理念的丰富内涵,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其科学性在于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的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所以行得通、立得住、走得远,就在于其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实根基。这一重要理念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基础上的系统性理论创新,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检验、人民检验的科学真理。它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思维定式,阐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推动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二者协调发展的“双赢”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面,体现了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范式的根本性超越,为人类破解生态危机与发展困境提供了理论坐标和科学指引。这一重要理念从本体论层面,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范式,破解西方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僵化思维,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产和生态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深刻阐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从认识论层面,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固守的认知桎梏,纠正过去对环境与经济两者之间僵化对立的错误认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刻揭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从方法论层面,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强调生态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
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深刻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所以深入人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其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这一重要理念绝非脱离现实需求的抽象口号,而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深刻洞察与积极回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具体化、实践化。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性地将生态纳入民生范畴,将生态福祉视为民生福祉的核心维度,旗帜鲜明地将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深化和拓展了民生概念,从而获得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认同,增强全社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检验标尺,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和坚实的道义支撑。一方面,这一重要理念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针对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逐步从“求温饱”“求生存”转向“求环保”“求生态”实际,深刻阐明环境与民生的高度一致性和内在关联性,革新对环境与民生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一重要理念深刻揭示绿水青山本身蕴含着巨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秉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支撑、互融互促的思维方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推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人民造福的理论才有生命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深深植根人民群众、汲取人民群众智慧的科学理论。要始终坚持并践行这一重要理念,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必要条件。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让绿水青山永续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光辉典范。这一重要理念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思考,对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问题的高瞻远瞩和坚持真理的崇高精神境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指导全国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径和模式,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含金量”、金山银山的“含绿量”,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实践路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次超过90%,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全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持续加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提前实现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超过25%,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双碳”目标提出5年以来,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煤电装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全社会保护环境意识明显提高,绿色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一以贯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等全球性生态危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超越地域文明的生态智慧,深刻揭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传统发展观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二元对立的认知框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新范式,开辟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共同方向,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为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付诸实施。积极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约62.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以务实行动助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技术出口国和投资国,我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创造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实施“非洲光带”等旗舰项目,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我国与超过40个国家的17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
建设生态文明,既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又关乎全人类共同命运和地球可持续发展。站在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加强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拓展多双边对话合作渠道,加强绿色投资和贸易合作,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中国智慧”转化为“全球共识”,从“地方实践”升华为“国际行动”,彰显中国作为全球绿色转型引领者与负责任大国的制度自信和国际担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就在于其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这一重要理念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髓,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紧密相联的生命共同体,深刻揭示保护就是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的道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我们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生态智慧,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等朴素道理紧密结合,并科学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这一重要理念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结晶,借鉴和超越全球可持续发展经验成果,形成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彰显党的创新理论开放包容的理论品格。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以开放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在引领时代中保持开放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持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多维度阐释其理论渊源、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握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反映其原理性创新,系统构建学术框架和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