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2025-08-18 14:58北京
可持续发展非一日之功,ESG实践需久久为功。在全球气候治理迈入深水区、社会韧性面临多重考验的当下,ESG正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协同与全球共治重塑发展格局。从金融血脉精准灌溉产业转型,到碳计量体系筑牢科学根基;从健康中国行动守护民生福祉,到国际舞台推动公平发展议程——中国正以系统性创新回应时代命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过去两周,ESG实践呈现多维突破:七部门联合构筑新型工业化金融政策屏障,以"防内卷、促高端"重塑制造业竞争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蓝图正式发布,为双碳目标打造精准"度量衡";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方案落地,首次量化设定"居民环境素养25%"民生指标;中国光伏产业集体抵制低价竞争,捍卫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担当"。国际舞台上,联合国中亚可持续发展中心启幕,搭建区域协作关键支点;G20发展部长会推动普惠议程,中国倡议"不让任何一国掉队";而英国研究揭示220年自然联结度锐减60%,为生态治理敲响文明警钟。企业实践中,数十家龙头企业紧急驰援华北水灾,展现责任担当的温度;"青椒计划"赋能18万乡村教师,以教育公平弥合数字鸿沟;腾讯公益数字化救灾,创新诠释科技向善的力量。
从金融政策的精准滴灌到碳计量的科学筑基,从健康环境的民生承诺到光伏产业的全球责任,从区域治理的协作网络到企业救灾的温暖行动——ESG的实践网络持续延展,深刻定义着发展的韧性与文明的温度。
一、国内动态
商务部:与G20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
7月3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二十国集团(G20)发展部长会在南非举行。会议就加强社会保护、打击非法资金流动等议题进行讨论。中方派出代表团与会,积极宣介中国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呼吁G20成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强权霸凌,积极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促进普惠包容发展,加大支持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能力建设,帮助他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矿产、低碳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绿色鸿沟,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他表示,在当前全球发展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方将与G20各成员紧密合作,继续将发展置于国际合作议程中心位置,有效统筹和调动相关国际机构资源,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下一步,中方将会同各方继续加紧落实G20发展部长达成的共识,为今年11月举行的G20约翰内斯堡峰会取得积极成果做好发展领域的准备。
七部门印发指导意见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以需求牵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意见》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促进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安排,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针对细分行业和企业成长阶段特点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双向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鼓励金融机构打造复合型的金融管理和服务团队。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碳计量体系,更好发挥国家碳计量中心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提升碳计量基础保障和技术服务水平,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底,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依托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央企业等,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和科技创新,补齐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短板,强化碳计量检定和校准能力建设,制定一批碳计量技术规范,建立相对完善的碳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市场监管总局将积极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做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按照有关规划部署,扎实推动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确保国家碳计量中心规范有序发展,进一步发挥碳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助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我国发布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8月5日,国家疾控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标志着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我国以更优环境护航全民健康迈出新步伐。
方案提出六大重点行动、16项具体举措,不仅构建起“个人、社会、组织”治理全景图,还确定了到2030年要达成的两项结果性指标: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持续改善;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及以上。
据悉,为确保行动落地,国家疾控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加强宣传解读、组织实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进健康环境建设。
为了今天国民的健康,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共建共享健康环境,中国正在行动。
中国机电商会: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光伏行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重要会议中明确提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要求,强调要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领域,正面临全球能源转型的重大机遇与挑战。然而,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低于成本价出口、恶性竞争等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同时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声誉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近日表示,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价出口等方式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该商会同时发出倡议称,中国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承载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全行业同仁应深刻认识到不正当竞争的危害性,并以政策为导向,以自律为基石,共同抵制不正当竞争,构建公平有序的出口环境,维护中国光伏产业的“金字招牌”,实现“中国光伏,全球信赖”的目标。
二、国际动态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亚及阿富汗区域中心成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亚及阿富汗区域中心8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正式成立,旨在促进区域协作、孵化发展项目并推动可持续发展方案落地。
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哈总统托卡耶夫出席了该区域中心的启动仪式。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说,世界正面临着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挑战,威胁着可持续发展。在中亚地区,气候变化已导致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日益频繁,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风险。
古特雷斯指出,区域中心将汇集联合国、各国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青年失业和数字鸿沟等挑战。此外,区域中心还将在尊重人权、尤其是妇女和女童权利的前提下,与地区和国际伙伴密切合作,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自立与尊严。
托卡耶夫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地缘政治动荡、地区冲突、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威胁加剧,联合国必须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区域中心的设立体现出中亚的战略重要性不断上升。区域中心将成为深化地区协作、提高经济韧性、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2023年5月,托卡耶夫提出在阿拉木图设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亚及阿富汗区域中心的倡议。今年3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阿拉木图设立这一区域中心。
英国研究显示人类与自然的联结度220年来下降超60%
近日,关于地球科学的国际期刊《地球》(Earth)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自1800年以来,人类与自然的联结度下降了60%以上。
据《卫报》9日报道,英国德比大学教授迈尔斯·理查森(Miles Richardson)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城市化进程、社区野生动植物减少的数据,以及父母不再向子女传递亲近自然的习惯等因素,追踪了220年来人类生活中自然元素的缺失。这项研究发表在《地球》期刊,指出从1800年到2020年,自然词汇在书籍中逐渐消失,其中1990年的降幅达到60.6%的峰值。
计算机模型预测,如果没有深远的政策和社会变革,人类与自然的联结度将继续下降。随着社区日益城市化、父母不再传递“面向自然”的价值观,下一代将继续失去对自然的认知。而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让儿童从小接触自然,以及对城市环境进行大规模绿化。
三、实践与创新
多家企业驰援华北强降雨灾区,捐款捐物
在华北多地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之际,多家企业积极响应、驰援灾区。7月30日,宝马中国与华晨宝马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定向捐赠“壹基金儿童温暖包”至北京密云、怀柔,助力受灾儿童生活与心理恢复。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联合多家公益机构提供紧急物资,并将持续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需求。理想汽车、小米公益基金会、美团公益基金会分别捐赠1000万元、535万元、500万元,支持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拼多多调配3万件应急物资送达灾区,京东快速响应发出首批生活与救援物资。蔚来与用户公益基金会联合捐赠200万元,BOSS直聘捐款150万元支援北京重点受灾区域。企业纷纷践行社会责任,合力守护灾区群众安全与重建。
第八届青椒计划种子教师研学活动在华为研发中心举办
8月2日至4日,一场名为“追光”的邀约,将40余位来自全国16省30个县域的乡村教师,从广袤的田野带到上海这座梦想之城。这场由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与华为TECH4ALL数字包容团队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的朝圣,更是一场跨越数字鸿沟的生命对话,一次由华为坚实托举、友成温情守护的赋能之旅。
八年来,该项目已累计服务近18万乡村教师,90%以上的参训教师能将所学应用于教学,这意味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节创新的课堂在乡土间绽放。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振兴是关键突破口。自2020年友成基金会与华为合作五年来,青椒计划通过华为云WeLink平台上线1476节课程,惠及全国24省965个区县的12万余名乡村教师。数年来,双方同时深入贵州息烽、雷山、广西三江、桂平、云南澜沧等多个偏远区县,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乡村教师成长的故事,每年暑期邀请优秀学员、优秀助教前往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深圳、东莞等发达城市研学,让更多坚守乡村教育事业、持续学习、积极帮助他人的乡村教师被看见、被激励。
图源自网络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2025年高效助力贵州应急救灾
在贵州省2025年应急救灾工作中,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专业的救援体系和务实的执行能力,在抢险救灾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黔东南州榕江等地洪涝灾害发生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迅速响应,发起“筑力黔行”系列公益行动,运用数字救灾模式高效、快速、精准对接受灾地区需求,联合壹基金、爱德基金会、伊利集团等合作伙伴为受灾群众提供精准帮扶。
此外,基金会依托腾讯公益平台强大流量优势,设立“抢险救灾”专属板块整合全国灾害救援项目信息,为爱心人士提供便捷的在线捐款、物资捐赠和志愿者报名渠道。通过实时更新救援进展和物资使用情况,清晰展示善款去向,增强公众信任与参与度。2025年,该板块累计吸引1000万人次爱心参与,募集善款超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