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

收藏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ESG × 指数与评级:资本的下一场再定价

  发布于2025-09-08    

(来源:SFI可持续金融学院)

2025年的ESG市场迎来一次“冷却”。一季度,全球可持续基金遭遇历史最大净流出,约86亿美元。欧洲市场也首次出现明显资金外流,美国则受“ESG”政治争议影响更大。但二季度资金开始回流,流入规模约49亿美元,说明市场并非彻底抛弃ESG,而是把资金重新投向那些规则清晰、可验证、能长期持有的策略。这意味着ESG正在从政治正确投资可行性转型。资金不再为口号买单,而是为透明度和可执行性付费。

指数透明化:从口号到规则

规则的回归首先体现在指数命名和方法论上。标普把“S&P 500 ESG”更名为“S&P 500 Scored & Screened”,一针见血:它依靠打分+剔除,并保持与母指数接近的行业权重,以便成为一个真正的核心替代仓位。

MSCI则将“ESG Leaders”统一更名为Selection,并更新文件,把争议处理、指标权重的逻辑公开化。这些变化让ESG指数更接近可供投委会审查的正式金融工具,而不再是模糊的叙事。

表现分化:核心稳健,边际弹性来自新兴市场

今年以来,因众所周知的原因,美股的SUSL(追踪 MSCI USA Selection)录得约9.63%的回报,与标普500指数10.44%的涨幅基本相当。相对而言,新兴市场的LDEM指数上涨则超过24%,背后既有能源转型带来的结构红利,也与AI硬件链条需求扩张相关。

这揭示了ESG的真正属性:它不是保证超额收益的魔法因子,而是提升长期风险调整后回报的机制ESG更像是风险管理的框架,而非短期投机的利器。

数据与技术:AI的隐性作用

与过去相比,ESG指数和评级的核心变化之一,是数据质量和处理速度的提升。在这里,AI的作用不再是单独的议题,而是作为底层引擎自然嵌入。评级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与算法识别,把年报、舆情、事件信息转化为更高频的数据流,使得ESG分数更接近准实时。当一家企业发生争议,系统能迅速调低权重,市场风险因此更快被价格化。

与此同时,AI自身也成为数据的一部分。企业在披露时越来越需要说明AI与自身业务创新协同,以及数据中心能耗、绿电使用、用水足迹。在可持续创新加速和能源紧张的背景下,这类指标正在被纳入ESG考核,投资人把它们看作企业是否具备长期韧性的证据。AI因此既是工具,也是变量,被自然地纳入ESG叙事。

监管格局:欧盟加速,美国倒退,中国搭建底座

监管的不对称进一步推动市场重估。欧盟的AI2024年起实施,并在2025年对通用AI提出强制义务。这与气候披露、可持续金融体系共同形成一套高标准的规则网。反观美国,SEC 的气候披露规则在2024年被叫停,金融机构退出气候联盟,折射出政治压力下的退却。

中国的做法则更像是搭建数据底座2024年底,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对齐ISSB框架。2025年,沪深北三所陆续推出披露应用指南,把气候、能源、水等指标拆解为可执行的算式与案例。与此同时,中证指数已累计发布155条绿色与ESG相关指数,形成完整的本土生态。

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用标准化数据换资本的时代已经来临

企业策略:把披露变成资本语言

在新周期下,中国企业需要的不是更多口号,而是把ESG的行动和数据变成资本市场能理解的语言。这至少包括三步:

第一,对齐口径。按照财政部准则和交易所指南,把碳、水、安健、供应链风险纳入财报同级的内控体系,保证可鉴证。

第二,对表方法论。无论是MSCI的Selection,还是本土的中证ESG指数,都需要逐项准备证据链,以提升可纳入性与权重。

第三,把目标写进融资条款。绿色债、转型债的KPI应与减排和能效绑定,让投资人看到企业的路径可兑现。

当企业在指数方法下的可见性提升,资金流入自然会跟随。

投资人策略:核心倾斜卫星约束(Core - Tilt - Satellite - Constraints)

投资人的最佳实践,是构建一个多层组合:

  • 核心仓:以S&P 500 Scored & ScreenedMSCI Selection、中证ESG基准/领先等低偏离的ESG指数作为核心仓(Core Allocation)

  • 倾斜层:在其上叠加ESG Tilt等方法,做适度权重优化;

  • 卫星层:配置新能源、循环经济等围绕“核心”运转的“卫星(Satellite)”主题,但保持估值纪律;

  • 约束层:设置硬约束,对碳强度和争议事件设红线;

  • 衍生品保护:在波动期,通过备兑或保护性期权,稳定回报曲线。

这种框架比追逐主题热点更能在三到五年周期内实现稳定的超额收益。

数据透明度是新的护城河

ESG正在经历一场去伪存真的再定价。资金回流表明市场并未抛弃它,而是在等待更可信的版本。当ESG指数和评级更透明、数据更可证、披露更可比,ESG就从叙事变成了纪律。

对于中国企业与投资人,关键在于:以本土特色和标准为基、以国际规则和实践为尺,把AI当作数据引擎与创新工具,借助指数化的语言赢得权重与资本。只有这样,可持续才会真正转化为可投资,甚至成为长期超额收益的来源。

ESG报告,只有推动转型才有意义!

可持续投资,只有赚钱才可持续!


The End

免责声明:本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创作者本人,不代表可持续(ESG)人才网的观点和立场。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fuwu@zges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