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2025-10-30 17:55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10月29日,以“数智赋能·战略洞察”为主题的企业ESG发展新范式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龙头与金融领域的嘉宾,围绕数字技术赋能企业绿色治理、ESG生态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用于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加速融合的背景下,ESG已从企业可选的“加分项”转变为关乎生存发展的“必修课”。从“合规驱动”到“战略引领”,从“披露指标”到“治理实践”,ESG 正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重塑企业的经营逻辑与管理范式,成为全球范围内衡量企业可持续性与长期价值的重要标尺,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更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深圳始终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今年3月,深圳市印发了《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头部企业高水平实践、绿色产业链供应链高标准建设、ESG投融资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市属直管企业和国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全覆盖,重点领域上市公司披露率力争达60%,培育不少于3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ESG实践先锋企业。
目前,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开始主动披露ESG信息,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涌现出一批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现优异的标杆企业。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深圳市A股上市公司整体披露率达42.37%,较上一年度披露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在28日举行的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开幕式上,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申报的案例被授予2025年深圳市ESG实践先锋企业典型案例,展示了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社会责任以及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与此同时,ESG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标准体系的统一、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数据可获得性和准确性、评价结果公允性以及可持续金融产品创新等,这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学界和社会组织等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携手共进,凝聚共识,共同探索。
作为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企业ESG发展新范式论坛搭建起一个开放、高效的交流平台,各界专家围绕ESG的国际趋势、本土实践、标准建设、生态体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深圳乃至全国ESG生态体系的完善建言献策。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体系认证处副处长、中国中检ESG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刘欢在“双向赋能:以中国标准协同全球ESG治理,以本土实践重塑可持续供应链价值”主题演讲中指出,当前从全球来看,面临着气候、资源、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复杂的外部挑战,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规则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重塑。外部的因素不仅加速了供应链模式的革新,也对广大的供应链企业,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企业的韧性和可持续性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可持续性,以及企业间的协作、管理能力。
刘欢表示,深化供应链的可持续管理,对深圳而言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更应该是保障其外贸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必答题。深圳的ESG城市建设,除了头部企业要做示范、样板,同时也需要数百万家供应链企业自上而下进行协同提升,通过企业间的协同、数据的共享和创新,真正地把ESG从口头上、脑子里的理念,转换成一个系统性的能力。这也是推动深圳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英国标准协会亚太区可持续总监万扬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着5方面的挑战,包括法律法规、品牌形象塑造、建立高效坚韧的海外供应链、文化与认知的鸿沟、地缘政治风险。万扬指出,ESG、基于标准以及认证是应对上述挑战的两大利器。他认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ESG做得好不好,这是中国企业是否真正成为模范的国际公民的晴雨表。此外,标准是出海的技术通行证、信任基石、成本优化器,人类工业文明皇冠上的明珠,应该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万扬建议,ESG的三大基础设施就是法律法规、数据和标准,有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可以作为支撑和抓手。出海企业必须从被动遵从转变为主动拥抱,从战略层面要把出海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中,把标准和认证工作前置。
万得ESG评级市场总监海宜敏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ESG评级体系构建与应用。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重点介绍了资本市场的气候投资趋势。

当天的企业ESG发展新范式论坛还举行了两场圆桌论坛。其中,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体系认证处ESG副总监甘佳峰、博续科技副总裁辛扬、洲明科技总裁办主任廖广南、中兴通讯供应链ESG规划总监郑帆扬围绕“数智赋能碳足迹管理与可持续供应链治理”这一主题展开交流;

在第二场圆桌论坛中,中节能皓信副总经理吕焕来、CFA 战略合作部总经理李日昌、南方基金可持续发展部高级副总裁冼薇薇、迈瑞医疗董事会办公室ESG负责人敖慕麟共同探讨了“创新驱动引领ESG生态体系新范式”。专家们表示,ESG不再只是报告披露的工具,正在成为企业战略决策与价值增长的“操作系统”。可持续发展正从理念走向行动,从责任走向竞争力。数字化、智能化与ESG的融合,将成为企业新一轮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引擎。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