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ESG高效落地新范式

2025-11-03 7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仇兆燕

10月28日,作为金融街论坛年会特定版块的金融科技大会举行,在“科技驱动ESG升级:金融领域的责任创新与价值重塑论坛”专场活动上,与会嘉宾深入解析并探讨金融科技赋能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高效落地的新路径、新范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同时嘉宾普遍认为,“科技+金融”的双向赋能,为ESG发展打开新空间。

科技应用助力ESG发展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与ESG这一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理念共识相呼应。“在国家‘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社会各行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我们企业和社会的共识,ESG逐步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核心战略指标。”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表示,近十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重塑了金融服务的模式,也带动了我国ESG的快速发展。ESG的发展是系统工程,未来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主要包括持续完善顶层设计,有序推动ESG各项政策落地实施;建立和完善ESG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在ESG行业的应用等。

新华网首席信息官姚予疆称,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期,我国正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在此背景下,ESG已从“加分项”转变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标尺”,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黄昊表示,在国家“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引领下,申万宏源作为A+H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坚守责任、创新与价值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积极践行ESG。近年来,创新投教模式,设立国家级投教基地,惠及超4200万人次。发布碳市场研究报告,牵头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建立三级ESG管理架构,将气候风险纳入风控体系。致力于为多方创造价值,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多个产品创市场首单。

“科技与金融双轮驱动是实现绿色转型的核心路径。”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副总经理林健进一步阐释,一方面,科技创新推动能源、工业、交通等领域深度减排;另一方面,金融通过绿色信贷、债券等工具精准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并强化环境风险管理。

共筑ESG生态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ESG生态的生命力源于社会各界的合力。“在ESG层面,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必须肩负起量化责任和重塑价值的双重使命,这需要研究机构、企业、投资端、产业端共同构建标准,共享数据,共创未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倩茜表示。

结合不同行业的发展实践,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围绕ESG建设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深圳市榕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翟敬勇强调,长期投资应顺应时代变革,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国家战略与资本市场支持正推动深刻的经济转型。那些引领能源革命与数据革命的企业,其长期价值不仅在于ESG贡献,还在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蚂蚁消金推出花呗‘小红花’和‘账单管理’功能,增强客户的自主管理意识,促进健康、理性的消费信贷行为,也推动了蚂蚁消金自身可持续发展。”蚂蚁消费金融总经理江浩指出,未来,金融机构仍需依托技术与政策,发挥金融杠杆效应,重塑消费体验与生活方式。另在征信体系建设上,可从刚性逐步转向柔性,将征信体系转化为软实力,实现“人人珍爱信用、诚实履约”的目标,推动金融行业向更和谐、包容的方向发展。

北京中科美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营销总裁孙爱民称,对企业而言,ESG不是成本负担,而是价值来源与护城河。尤其对于硬核的科技企业,ESG也不应当仅仅是一份数据和一份报告,它应该成为科技企业的底层代码和价值宣言。

“发展和ESG已成为当前时代下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石。未来中国车企应将ESG从‘必答题’升级为‘核心竞争工具’,通过ESG提升海外融资便利性与利率优势、增强合规能力,并塑造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实现与当地社会生态的融合,推动可持续的出海发展模式。”车晓科技银行科技部COO冯奥表示。